一水四見,指對於同一境界,由於見者心識之不同,其觀點亦大異其趣。又作一處四見、一境四見、一境四心,乃唯識學常用之譬喻。無性菩薩《攝大乘論釋》云:「謂於餓鬼,自業變異,增上力故,所見江河皆悉充滿膿血等處;魚等傍生,即見舍宅遊從道路;天見種種寶莊嚴地;人見是處有清冷水,波浪湍洄;若入虛空無邊處定,即於是處唯見虛空。」故知,同樣是水,天人所見是莊嚴寶地,凡人眼見是水,餓鬼見之乃是膿血,魚類視為居所。
為何會一水四見?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,不同的用心就有不同的觀照,不同的識見就有不同的觀點。因此,大至宇宙萬象,小至人生點滴,不必強人與自己觀念一致、想法相同。
一水四見用於人生,不論待人接物,或是立身行道,凡遇困難挫折,橫逆打擊,自是無須爭辯,只要設身處地,換位思考,為他設想,再省自我,或許諸事自然轉危為安,甚至因禍得福。是故,自己的想法是超越自我的最要關鍵處,也是自己最好的心靈治療師。
思考是因,行為是果,了知因果之理,即可找到情緒源頭,進而改變心念,轉化情緒。譬如兩人吵架、衝突、對立,其實只是想法不同而已,並無絕對的是與非。當觀點不同時就會不接受對方,不接受對方就有抗拒,有抗拒就有衝突,有衝突就有痛苦,因此痛苦是自己心念招來,無關外境,如澫益大師《靈峰宗論》云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;愚人除境不除心,智人除心不除境。」
為佛弟子,當境界現前時,應以智慧觀照,站在他人立場,正面思考,心中常念:「他大我小,他是我非,他高我低,他深我淺、他多我少、他聖我凡、他優我劣」,如此即能心轉外境,生起快樂、自在、解脫心念,凡事迎刃而解。
吾人之心是一條路,叫做心路,心開路就開,若能行住坐臥,不離阿彌陀佛;食衣住行,不離阿彌陀佛;春夏秋冬,不離阿彌陀佛;見聞覺知,不離阿彌陀佛。常能如此,逢緣觸境,一句佛號,隨心自在,妙用現前,自然而然,身在世間,已非娑婆之久客;心在淨土,已是極樂之嘉賓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