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然上人《無量壽經釋》言:
問曰:如餘諸願,選捨粗惡而選取善妙,其理可然;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,偏唯選取念佛一行,為往生本願乎?
答曰:聖意難測,不能輒解。雖然,今試以二義解之:一者勝劣義,二者難易義。
初、勝劣義者:念佛是勝,餘行是劣。所以者何?名號者,是萬德之所歸也。然則,彌陀一佛所有四智、三身、十力、四無畏等,一切內證功德;及相好、光明、說法、利生等,一切外用功德,皆悉攝在彼佛名號之中,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。
餘行不然,各守一隅而已,是以為劣。譬如世間屋舍,其屋舍名字中,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具;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,不能攝一切。應知,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也,故捨劣取勝以為本願歟!
次、難易義者:念佛易修,諸行難修。且約諸宗言之:昔時法藏比丘,若以三密行為往生願,則如真言宗,無畏、不空、慧果、法全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見性成佛為往生願,則如佛心宗,慧可、僧璨、弘忍、惠能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一乘實相為往生願,則如天台宗,天台、章安、妙樂、道邃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海印頓觀為往生願,則如華嚴宗,賢首、清涼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八不中道為往生願,則如無相宗,嘉祥、法朗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萬法唯識為往生願,則如有相宗,玄奘、慈恩等輩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若以二百五十等戒為往生願,則如四分宗,南山東西之律師往生,自餘諸宗之人,不可得生。
然念佛往生願,真言、止觀行人共同修之,華嚴、達摩門人修之無妨,有相、無相行人、四分、五分律師,勤修念佛,何為有妨?誠是易相續故,往生有憑也。由是中國、本邦諸宗高僧,發願往生之人,古來甚多,不遑枚舉焉。
然則,真言等八宗行者,皆共不漏往生慈悲願網也。
若以布施建為別願,戒日獨可得往生,一切貧窮之人不可得生。
若以起塔建為別願,育王一可得往生,一切困乏之人不可得生。
若以稽古鑽仰建為別願,訪生、光基之倫可得往生,淺識粗漫不可得生。
若以多聞廣學建為別願,生肇、融叡之類可得往生,寡聞狹劣不可得生。
若以棄家捨欲建為別願,出家二眾可得往生,在家二眾不可得生。
若以豪貴顯官建為別願,一人三公可得往生,萬民庶黎不可得生。
然今念佛往生本願,不簡有智無智、持戒破戒、多聞小見,不簡在家出家,一切有心之者,易念易生。譬如:一月浮於萬水,無嫌水淺深;太陽照於世界,不選地高低。
法照禪師《五會法事讚》云:
彼佛因中立弘誓,
聞名念我總迎來;
不簡貧窮將富貴,
不簡下智與高才;
不簡多聞持淨戒,
不簡破戒罪根深;
但使迴心多念佛,
能令瓦礫變成金。
是則攝萬機於一願,
收千品於十念者也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