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問:四十八願皆是彌陀悲心所發,何故特重第十八願?

答:淨土一法,以彌陀誓願為根本,以第十八願為願王,因四十八願之心要即在此願,如人之心臟,似樹之樹根。善導大師《法事讚》云:「弘誓多門四十八,遍標念佛最為親,人能念佛佛還念,專心想佛佛知人。」法藏菩薩發大誓願建立極樂之因由,無非欲令眾生往生,此正是第十八願之義,餘四十七願為令欣慕入此願。若無此願則餘願不成,無往生因故;若無往生因,則餘願徒設,故餘願攝於此願。

又法然上人《無量壽經釋》云:「其四十八願中,或立無三惡趣願,或說不更惡趣願,或言悉皆金色願,此皆為第十八願也。其第十八願者: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四十八願中,此願特勝,何以故?若無眾生往生彼國者,則悉皆金色願、無有好醜願,依何成就乎?亦唯有眾生之往生,方有身之金色、無有好醜、具足五通、證悟宿命。因此,善導和尚於《觀經疏》玄義分釋言: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,一一願言:若我得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願生我國,下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四十八願,一一皆此意也。」

此即善導大師將四十八願,一一解釋為第十八願,一一指歸於此願,以顯專念名號之義。《觀經疏》云:「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」故知,第十八願如綱,四十八願如目,綱舉則目張。法藏菩薩成佛十劫,果成佛意不忘因願,必來攝取念佛眾生,以本誓重願不虛故,故特重之。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 問:是否只要念佛就好,舉辦各種活動即是雜修?
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 問:是否只要念佛就好,舉辦各種活動即是雜修? 答:若不詳閱彌陀教典,難辨專修與雜修之真義。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言:「次就行立信者,然行有二種:一者正行,二者雜行。言正行者,專依往生經行行者,是名正行。何者是也?一心專讀誦此《觀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...

淨土問答並序印光大師 撰

淨土問答並序 印光大師 撰 大矣哉!淨土法門之為教也,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直指人心者,當遜其奇特,十念一念,即登不退;歷劫修證者,當仰其高風,普被上中下根,統攝律教禪宗。如時雨之潤物,若大海之納川。偏、圓、頓、漸一切法,無不從此法界流;大、小、權、實一切行,無不還歸此法界。...
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 問:就能念之心而言,念佛可分幾種?

答:曇鸞大師《略論安樂淨土義》云:「一切萬法,皆有自力他力,自攝他攝,千開萬閉,無量無邊。」故知,以自力心念佛,即自力念佛;以他力心念佛,即是他力念佛。 又法然上人《念佛往生要義鈔》云:「凡念佛,有他力念佛,有自力念佛。」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