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問:臨終心不顛倒是何義?

  • 作家相片: Admin Admin
    Admin Admin
  • 2022年1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答:依《阿彌陀經》及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之意,心不顛倒乃指心繫以下二事,一者若一日或七日,思惟無量壽佛之名號,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;二者若一日或七日,思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,乃是無量壽佛功德所成就。對此二事得聞思惟之後生起淨信,因此內心對無量壽佛之本願名號不動亂、不雜亂,是故心不顛倒。

心不顛倒是發生在執持名號之人命終之後,如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言:「是善男子或善女人,臨命終時,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、菩薩眾俱,前後圍繞,來住其前,慈悲加祐,令心不亂。既捨命已,隨佛眾會,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。」故知,念佛人平時恆在佛光照護之中,臨終之時,佛與聖眾,來住其前,慈悲加祐,令心不亂,住於正念,捨命之後,自然心不顛倒,隨佛往生,此時佛聖加持,豈有顛倒之理?

或有人誤認自己必先做到心不顛倒,然後彌陀聖眾才現前迎接,但因做不到,是故心生恐懼,然則經文先說:「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」然後才說:「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。」故知,彌陀聖眾來迎在先,以佛來迎故,行者心住正念而不顛倒。故知,念佛人命終心不顛倒,乃是佛力加祐使然,並非行者自己道力所成。

傳燈大師《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》言:「娑婆眾生雖能念佛,浩浩見思實未伏斷,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,原非自力而能主持,乃全仗彌陀乘大願船而來拔濟,雖非正念而能正念,故得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。」

蕅益大師《阿彌陀經要解》言:「唯有信願持名,仗他力故,佛慈悲願,定不唐捐,彌陀聖眾,現前慰導,故得無倒,自在往生。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,特為保任此事,所以殷勤再勸發願,以願能導行故也。」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2025.4.20

問:稱念彌陀聖號是何修行? 答:如來一代時教,修行任何法門,皆不出依先經、次論、後釋次第信解行證,彌陀教法,亦復如是。今依彌陀教典及淨宗祖釋分明念佛修行: 一依彌陀教典修行: 如《無量壽經》言:「若聞斯經,信樂受持,難中之難,無過此難。是故我法,如是...

 
 
 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2025.4.19

問:釋尊在摩竭陀國王宮內,為韋提希及與五百侍女演說《觀經》,至第七華座觀,欲說除苦惱法時,無量壽佛住立空中,觀世音、大勢至,是二大士,侍立左右,光明熾盛,令韋提希與五百侍女,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及二菩薩,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得無生忍,三聖何故不端坐而住立?...

 
 
 
【阿彌陀佛開示之法語】三、《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》言:

三、《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》言: 照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,於南岳彌陀臺,廣發弘願,唯為菩提,為諸眾生,更無所求,盡此一形,每夏九旬,常入般舟念佛道場,其夏以為初首。既發願竟,即入道場,勇猛虔誠,至第二七日夜,獨在此臺東北道場內,其夜三更,自作念言:「只今現有十方諸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YouTube的 - 黑圈
  • Facebook

版權 © 本願山香港念佛會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