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生命的真實歸宿–文/ 釋信願

已更新:2021年12月19日

彌陀本願名號,使我們明白,無論我們是否去掉習氣,無論我們是否明心見性,我們生死輪迴之路,已經被徹底切斷,我們之所以能往生淨土,阿彌陀佛早在十劫前替我們完成。我們只要感恩接受阿彌陀佛給我們的真如佛果,一心念佛,就是已經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一念之間,直入不退轉的菩薩位,直至一生補處,進而必定成佛。


這種由佛完成我們的往生,就是純他力的理念,就是讓人從過去那種執著於靠自力,積累三資糧的觀念中走出來,以安然的心態走入紅塵,在生活中,盡自己所能,為人群服務,為社會奉獻,提升自己的人格品德。也就是說,一個真正了知本願名號真義的人,一個完全信受本願名號的人,不再為生死擔憂。自然會盡自己本分,仁民愛物,奉獻社會,服務人群,這就是行菩薩道。想到自己是一個惡業滿身的人,竟然能往生成佛,自行化他,這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功德。每每想起彌陀慈父如此大恩大德,怎不讓人感激涕淚呢?而且每每發現自己,尚有那麼多的惡習氣,深感愧對佛恩,也愧為佛子。


念佛人最重要的是要用真實的面目,面對自己,面對他人,內在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,不要心口不一、表裏不一。倘若你不信佛也就無所謂,但既已信佛念佛,又發願成佛度眾生,那麼除了真實的面目對自己、對他人之外,別無他路可行。唯有真實地面對自己,讓佛光照透你,你才能融入佛光之中,佛的慈悲心才能進入你的心。唯有心中有佛的慈悲在增長,才能心量廣大包容周遭一切人、事、物,佛的智慧也才能進入你的心。


念佛人得度與否,那是阿彌陀佛最關心的事,他在十劫前已幫我們完成了。能值遇名號,不論看到或聽到,進而稱念,就是已經依此名號而決定能蒙受阿彌陀佛的救度。此後的念佛不是祈求救度,而是感恩救度。具體的感恩就是我們應該關注自己身、口、意三業,是否合乎佛法,是否有利於眾生,有利於社會人群;不利於眾生的努力改正,有利於眾生的盡力去做。


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這是念佛人修持的本分。對自己要真實坦率,不要遮掩,不要迴避,要勇敢地改正自己缺點,改正多少,你的內心就迎入多少佛光,你就與名號親暱相應多少。《無量壽經》云:「昇道無窮極。」提昇自己與名號的親暱程度,是無窮極的。


我很欣賞一位哲學家的話:「信仰是靈魂的一種狀態,而非頭腦裡的一種觀念。」換句話說,什麼樣的精神境界,就有什麼樣的信仰。同樣的念佛人,由於不同的心靈,其言行舉止就有截然不同的表現。一個人信受本願名號之後,他的生命已經進入阿彌陀佛永恆生命之中,生命存在的當下就是喜悅、就是自在、就是解脫。生命的真實歸宿就是本願名號,本願名號在哪裡,真實的生命就在哪裡。


南無阿彌陀佛

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《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》

失譯人 今附東晉錄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信願  編訂 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,與大比丘眾及諸大菩薩、天龍八部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遶,而為說大菩薩...

【說僧眾過墮地獄】文/釋信願

為佛弟子,修學佛法,欲成菩提,首重恭敬三寶;念佛行人,志願生西,超凡入聖,應先遠避是非。歸命彌陀之人,理應常念彌陀,莫造口過,切勿呈一時口舌之快,批評師僧,毀謗三寶,墮入地獄,長劫受苦,屆時後悔,為時已晚。佛陀勸誡不能舉僧眾過,說僧眾過必墮地獄,諸經所載甚多,略舉如下:...

【阿彌陀佛是何教法?】文/釋信願

阿彌陀佛教法,一般而言通稱淨土法門。中國淨土宗,自東晉初祖慧遠大師以迄清末民初十三祖印光大師,大約一千五百餘年來,始終昌盛,綿延不息。各朝時期不乏緇素大德致力弘通,論其宗旨、道風、修持、專雜,各有不同。淨土經論之註疏,不下數百部,其體系脈絡、思想見解,或偏依宗門,或注重教下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