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精解 - 敬請深思 本願名號


淨土法門源自法藏之不可思議願行,言不可思議者,乃出自古佛之真如所發,佛智絕待圓融,寂照不二;佛心無為無漏,真實平等,非凡愚能知能測。然從本示跡,悲智一如,生佛一體,故佛智起用,即悲化群生。《普賢行願品》雲:「諸佛如來,以大悲心而為體故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」善導大師《觀經疏》雲:「諸佛大悲於苦者,心偏憐念常沒眾生。」故知,佛因眾生苦而起大悲心,成就菩提。今吾輩身居娑婆苦界,與彌陀發願救拔,因果微妙,一體不離,彌陀因吾輩受苦而悲發弘願,成就菩提;吾輩因稱念名號而蒙佛救度,往生成佛,故生佛一體。


《無量壽如來會》言:「心或不堪常行施,廣濟貧窮免諸苦,利益世間使安樂,不成救世之法王。」既然彌陀是吾輩之救主,諸君仁者,修持淨業,可曾思惟彌陀是何等之佛,法藏是何等心思發願?下列諸多問題,提供淨業行人,參究深思,如能獲致答案,必定一生安心念佛,現生直入彌陀報土,可謂「身雖在娑婆,心已登極樂。」


倘若您是古佛示現之法藏比丘:


一、您發四十八願是何用意?

二、您急需偏救的對象是何種人?

三、您為何用五劫如此長久時間思惟發願?

四、您五劫中思惟的內容是什麼?

五、您為何選取念佛,選捨諸行,作為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誓救眾生的方法?

六、您為何用兆載永劫如此長久時間修行?

七、您既是古佛示現,為何仍需兆載永劫的修行?

八、您在兆載永劫所起修的是什麼行?

九、您誓發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是什麼心情?

十、您誓言「若不生者」的對象是什麼人?

十一、您對欲生您的淨土之眾生,有何修行之要求?

十二、您對不信受、不稱念您的名號眾生,如何救度?

十三、您對眾生的救度,是平生,還是臨終?

十四、您最希望眾生以何因緣,被您救度?

十五、您對僧俗男女的救度,是否平等?

十六、您對貴賤智愚的救度,是否平等?

十七、您對聖人凡夫的救度,是否平等?

十八、您對生者死者的救度,是否平等?

十九、您對多念一念的救度,是否平等?

二十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一心不亂,方予救度嗎?

廿一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持戒清淨,方予救度嗎?

廿二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忏除業障,方予救度嗎?

廿三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開顯智慧,方予救度嗎?

廿四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臨終正念,方予救度嗎?

廿五、您會要求凡夫念您的名號,茹素持齋,方予救度嗎?

廿六、如果有五逆十惡之罪人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廿七、如果有謗法謗聖之罪人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廿八、如果有犯戒破齋之罪人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廿九、如果有不孝父母之逆子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三十、如果有不尊師長之劣徒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一、您對五逆十惡、謗法謗聖、犯戒破齋、不孝父母、不尊師長者,有何期望之心?

卅二、如果有毀謗您名號之人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三、如果有眾生,念其它佛菩薩名號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四、如果有眾生,自認修行功德不足,念佛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五、如果有眾生,但聞您的淨土美妙,即欲往生,未及念佛便捨命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六、如果有眾生,只念您的名號,無修他行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七、如果有眾生,平生念您的名號,臨終病苦不能念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八、如果有眾生,平生未念您的名號,死後得人助念,您會救度他嗎?

卅九、如果有眾生,念您的名號,只求人天福報,不求往生,您會救度他嗎?

四十、如果有眾生,一生只念您的名號一句,欲生您的淨土,您會救度他嗎?

四一、如果有眾生,念您的名號,荒腔走板,音不標准,您會救度他嗎?

四二、如果有眾生,平生念佛,臨命終時,家人號啕哭泣,觸身干擾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三、如果有眾生,平生念佛,臨命終時,執著情感、金錢、名利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四、如果有眾生,天生啞巴,只能心念您的名號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五、如果有眾生,念您的名號,始終妄念紛飛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六、如果有眾生,業障深重,念佛欲生您的淨土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七、如果有眾生,無戒定慧,念佛欲生您的淨土,您救得了他嗎?

四八、如果鹦鹉、九官等鳥類,念您的名號,您救得了牠們嗎?

四九、如果餓鬼道的眾生,念您的名號,您救得了他嗎?

五十、如果地獄道的眾生,念您的名號,您救得了他嗎?


如果上列問題,您無法明確肯定答出,請問您該怎麼辦?要讓狐疑不安的心常伴念佛嗎?要讓迷惑不解的心直至臨終嗎?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洪名乃是佛的正覺果體,是真實的法體,是無上的珍果,是永恆的生命,不同於吾人生滅心所造作的種種虛幻。佛號蘊藏如來無盡的大慈、無限的大悲,能救得了我,才是大慈大悲,才有意義;佛號深含如來超世的大願、無窮的大愛,能度得了我,才是大願大愛,才有意義。不了解佛號的由來,就不明白佛的願心;不明白佛的願心,就不清楚佛號的意義;不清楚佛號的意義,就不知道佛的慈悲;不知道佛的慈悲,就不知道佛號的功德;不知道佛號的功德,就不能體悟佛心;不能體悟佛心,就與佛不相應;與佛不相應,即是不如實修行。


修學本願法門,能破除您對淨土不解的迷惑,能協助你對彌陀救度的了解,能增上您對念佛往生的信心。諸君仁者,請從本願法門進入彌陀深廣無垠的弘誓願海吧!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《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》

失譯人 今附東晉錄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信願  編訂 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,與大比丘眾及諸大菩薩、天龍八部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遶,而為說大菩薩...

【說僧眾過墮地獄】文/釋信願

為佛弟子,修學佛法,欲成菩提,首重恭敬三寶;念佛行人,志願生西,超凡入聖,應先遠避是非。歸命彌陀之人,理應常念彌陀,莫造口過,切勿呈一時口舌之快,批評師僧,毀謗三寶,墮入地獄,長劫受苦,屆時後悔,為時已晚。佛陀勸誡不能舉僧眾過,說僧眾過必墮地獄,諸經所載甚多,略舉如下:...

【阿彌陀佛是何教法?】文/釋信願

阿彌陀佛教法,一般而言通稱淨土法門。中國淨土宗,自東晉初祖慧遠大師以迄清末民初十三祖印光大師,大約一千五百餘年來,始終昌盛,綿延不息。各朝時期不乏緇素大德致力弘通,論其宗旨、道風、修持、專雜,各有不同。淨土經論之註疏,不下數百部,其體系脈絡、思想見解,或偏依宗門,或注重教下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